欢迎访问山东飞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旧版官网 | 英文版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

守护铁跨公立交桥涵安全:平面激光雷达赋能,让超高车辆无处遁形

发布时间:2025-9-22 17:08:42   编辑:    浏览量:76

在繁忙的交通网络中,铁路与公路的交汇处——铁跨公立交桥涵,是城市交通的“咽喉要道”。然而,这些承载着铁路运输与公路通行双重使命的关键节点,却因超高大货车的频繁碰撞,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

 

 

 

铁跨公立交桥涵的限高设计,是保障铁路线路安全、防止车辆剐蹭桥梁结构的核心措施。然而,当超高货车强行通过时,碰撞的瞬间往往成为灾难的开端:

桥梁结构受损:2023年7月,辛泰线某桥涵发生货车撞限高架事故,限高架被拱起后卡住货车,导致桥涵出口处严重变形。此类撞击可能引发桥梁基础形变,甚至造成混凝土开裂、钢梁弯曲,威胁铁路行车安全。

交通瘫痪与经济损失:碰撞事故常导致铁路运输中断数小时,周边公路拥堵蔓延数公里。以广西某地为例,一次限高架被撞事故引发抢修费用超百万元,更造成沿线企业物流延误、旅客行程受阻。

公共安全风险升级:若碰撞车辆为危化品运输车,可能引发泄漏、爆炸等次生灾害。2019年东莞樟木头镇事故中,货车撞限高架后侧翻,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若载有易燃易爆品,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要求桥涵设置限高标志和防护架,但传统防护措施仍面临三大痛点:

被动防御的局限性:限高架仅能通过物理阻挡阻止车辆通行,但无法预警碰撞风险。许多事故中,司机因疏忽或侥幸心理强行冲卡,导致防护架被撞毁后车辆直接冲入桥涵。

人工巡检效率低下:城郊结合部、偏远地区的桥涵分布广泛,人工巡查难以实现24小时覆盖。某地调研显示,超60%的碰撞事故发生在夜间或监管盲区。

事故追溯难度大:传统监控摄像头存在盲区,且无法自动识别车牌、记录碰撞全过程,导致责任认定依赖目击者或司机自述,证据链不完整。

 

 

 

针对上述难题,山东飞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铁跨公立交桥涵及限高防护架碰撞报警系统,通过“预防-监测-处置”全链条智能化管理,为桥涵安全筑起科技防线。

1. 预防碰撞:平面激光雷达“火眼金睛”

系统搭载的平面激光超高雷达,采用激光探测技术,可实时监测桥涵上方空间。其核心优势包括:

  • 厘米级精度:能精准识别时速120公里车辆的轮廓高度,即使货车货物轻微倾斜也能触发报警。
  • 智能调试便捷:安装人员可快速校准监测范围,适应不同桥涵净空需求。
  • 全天候守护:不受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影响,确保监测连续性。

当雷达检测到超高车辆时,系统立即启动声光报警模块:高音号角发出警报声,爆闪灯持续闪烁,提醒司机停车。广西某地应用案例显示,该功能使80%的超高车辆在碰撞前主动绕行。

2.碰撞即报:振动传感器与视频联动

若车辆强行冲卡导致碰撞,系统内置的高灵敏度振动探测器可瞬间感知冲击力,触发二级报警:

  • 实时抓拍与录像:联动高清摄像头记录碰撞前后视频,自动识别车牌号码,为事故追责提供完整证据链。
  • 多级信息推送:通过4G网络将现场照片、视频、车辆信息同步传输至铁路桥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向交警、铁路运维人员发送短信警报,确保10分钟内抵达现场处置。

3. 绿色节能:太阳能供电“自给自足”

针对偏远桥涵取电难题,系统采用太阳能+市电双供电模式

  • 太阳能板与智能充放电控制器集成于现场控制柜,阴雨天气下蓄电池可持续供电72小时。
  • 模块化设计降低维护成本,运维人员仅需每季度检查一次设备状态即可。

 

 

 

在广西某铁跨公立交桥涵项目中,系统上线6个月内成功预警超高车辆127次,避免碰撞事故9起。更关键的是,通过视频记录与数据分析,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发现:65%的碰撞风险源于外地司机对限高标志不熟悉;夜间20:00至凌晨4:00为事故高发时段。

基于此,管理部门针对性地增设反光限高标志、加强夜间巡逻,使该区域碰撞事故同比下降82%。这一案例印证了科技手段与精细化管理结合的巨大价值。

山东飞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滕州市红荷大道西路1288号鲁南智能制造产业园 邮编:277500 邮箱:ftjg986@163.com
电话:0632-5591986   传真:0632-5591098  移动电话:18678253125 QQ:1968423454 鲁ICP备12028913号
首页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服务支持 工程案例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收缩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6325591986